小麥白粉病是一種世界性病害,在各主要產麥國均有分布,我國山東沿海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發生普遍,危害也重。近年來該病在東北、華北、西北麥區,亦有日趨嚴重之勢。該病可侵害小麥植株地上部各器官,但以葉片和葉鞘為主,發病重時穎殼和芒也可受害。
小麥白粉病危害癥狀
危害部位
該病可侵害小麥植株地上部各器官,但以葉片和葉鞘為主,發病重時穎殼和芒也可受害。
初發病時,葉面出現1~1.5mm的白色斑點,后逐漸擴大為近圓形至橢圓形白色霉斑,霉斑表面有一層白粉,遇有外力或振動立即飛散。這些粉狀物就是該菌的菌絲體和分生孢子。后期病部霉層變為灰白色至淺褐色,病斑上散生有針頭大小的小黑粒點,即病原菌的閉囊殼。
小麥白粉病防治方法
(1)種植抗病品種
(2)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機肥,采用配方施肥技術,適當增施磷鉀肥,根據品種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。中國南方麥區雨后及時排水,防止濕氣滯留。中國北方麥區適時澆水,使寄主增強抗病力。
(3)自生麥苗越夏地區,冬小麥秋播前要及時清除掉自生麥,可大大減少秋苗菌源。
溫馨提示
1.殺菌劑不能與堿性農藥及生物制劑混用,以防出現藥害。
2.噴施時要注意天氣,避開高溫和多雨季節,盡量選擇早上或傍晚